大风:解决唐家河羚牛“成灾”建议
当自然保护区保护的濒危物种出现数量过多情况,可将该物种转移保护向更大更多的地方。一部分舒缓放到其他保护区、保护地,最终让其走向自然,是保护工作一重要战略。
好处:在不同自然环境下,保护措施有所变化,同一物种会发生各种变异,是对该物种的终极保护,保障物种安全性。如果一物种全部个体在同一地区感染同一疾病,就有可能全部死亡;但如果分布在多个地区,就能避免全部感染疾病的情况。另外分散在多个地区,不同的气候、自然环境下,种群会逐渐适应环境变化,能不断形成新的小的差异,对物种安全性有极大好处。另外最终还有一部分应放归自然。
中国绿发会前身是1985年成立中国麋鹿基金会,本来只有少量麋鹿生活在英国贝福特公爵吴邦寺庄园,后来送还中国数十只,增加麋鹿物种安全性,最终推动保护工作取得良好结果。最先,送还麋鹿只分到北京大兴区南海子麋鹿苑,后来转移到江苏省盐城大丰、湖北石首等保护区,30多年过后大江南北分布着近5000头麋鹿,其种群安全性大幅度提高。后来由于洪水导致一些麋鹿跑到湖南野外大山,回归自然。以上几个步骤是麋鹿保护取得巨大成功的显著特点,对羚牛保护也应该有意识借鉴参考下;如五小叶槭迁地保护,我们首先是调研考察多个地点,然后在合适地点不断培育五小叶槭,最终目的是让它回归自然,这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必由之路。如果一物种在某地区因保护导致种群量超限,从科学研究、保护工作等多角度分析,都可以参照麋鹿保护的成功案例。
系统的保护思想和保护方式是中国绿发会一直重点研究的工作,对保护物种和缓解保护区周边群众生活压力都有非常积极作用。通过该方式,该物种安全性就能得到真正保护。最终建议野放少量种群到自然中,其实各保护区已经很“自然”,但麋鹿保护的经验告诉大家,进一步、深度的保护工作是对种群发展、生物多样性保护,当地自然环境都有重要意义。自然万物相生相克以及复杂的食物链,可不断完善保护区内部结构,追随自然的脚步和规律。
人通过迁徙衍变出现差异,是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。基因测序研究表明人类有一共同祖先,但经过衍变出现黄白黑三色人种,像黑人因生活于热带,皮肤对紫外线起到更好防护作用,减少皮肤癌几率。不同人种对自然环境的抵抗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有不小差异,普通自然灾害不会导致全人类灭绝。
对比人类,羚牛迁地保护十分必要且重要。如果人为增加天敌以及开展狩猎等,出发点就背离了羚牛保护,这是解决局部地区羚牛数量过多的办法,但不是切实有效的保护办法。我们首先要落实保护工作,等取得阶段性进展,物种安全性得到保障,种群数量稳定,濒危程度降级;此时再考虑引入天敌和狩猎等方式来平衡生态系统。正确、专业、合理、合法有助于将物种保护推向一全新的高度。
整理/Sophia 审/绿宣 责编/Angel
标题:地理知识 | “过剩”的羚牛
“
羚牛
与大熊猫齐名的
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
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“易危物种”
近年来
保护区的严格保护
加上顶级食肉动物的缺失
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
羚牛局地数量暴增
带来种种困扰
”
巨兽羚牛
羚牛的名字虽带一个“牛”字,但严格来讲,它更像是生活在亚高山地区的一种羚羊。其幼体2岁左右长出直角,与羊貌似,到四岁时直角已经开始扭曲,所以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——扭角羚。
羚牛是西南地区体型最大的食草动物之一,成年后体重在300~600公斤之间,通常活动于海拔800米至3000米的亚高山地带,以多种林下植物为食。大部分羚牛结群生活,少则几只,多则上百。羚牛有四个亚种,其中四川亚种和秦岭亚种分布在我国的高海拔地区。
唐家河的羚牛是典型的四川亚种,也是现存分布最广、数量最多的亚种。它们主要分布在岷山山系至邛崃山系的高山上。极高的野生动物遇见率,尤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的极高遇见率,是唐家河享誉中外的一大特色。然而,这一特色背后却有深层次的问题。
羚牛带来的困扰
1986年,官方数字显示,唐家河有羚牛480~520头;2015年,羚牛数量已达到1300头以上。局地数量的快速增长,带来了种种问题。除了越发频繁的羚牛伤人事件以及对同域分布物种(如大熊猫)的影响,羚牛对山林的破坏也十分明显。
羚牛喜欢在树干上磨角、蹭痒和刮啃,这不可避免地引起树皮破损。对高海拔的针叶林来说,松杉类树木的树皮愈合能力很差,树皮破开后,随之而来的真菌、霉菌感染,让大片的树皮坏死剥落,一些昆虫也会趁虚而入。图为唐家河保护区的一个山头,大多数冷杉已经死去。
羚牛为什么“过剩”
为什么羚牛数量增长会如此明显呢?
首先羚牛的繁殖率很高,而且母亲对幼崽有非常强烈的看护本能,所以幼崽的成活率较高。其次由于保护区的严格保护,唐家河地区的羚牛有着丰富的食物来源,同时免受非法偷盗猎者的伤害。
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天敌的缺失,唐家河目前虽保有一定数量的食肉动物类群,但主要以中小型鼬科、猫科食肉动物为主。这里现有的食肉动物里,体型最大的就是亚洲黑熊,其次是亚洲金猫,但这两者均难以发挥控制羚牛数量的作用。
内容来自
《中国国家地理》2017年7月
撰文/刁鲲鹏 摄影/邓建新等
责任编辑/顾纯
本文来源:突袭资讯
原文链接:
http://news.tuxi.com.cn/ahtml/50219/502190310.html
阅读原文↓:【募捐项目】为野保志愿者亮剑
—环境投诉—
电话:010-68484230
—投稿、建议、项目合作—
邮箱:v1@cbcgdf.org